杂阿含经卷第05(103-110)

2022-10-27

杂阿含经卷五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非常好的论辩,反复阅读思维有望觉悟成就。

(○三)如是我闻: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拘舍弥国瞿师罗园。时,有差摩比丘住拘舍弥国跋陀梨园,身得重病。时,有陀娑比丘为瞻病者。时,陀娑比丘诣诸上座比丘,礼诸上座比丘足,于一面住。

诸上座比丘告陀娑比丘言:汝往诣差摩比丘所,语言:诸上座问汝,身小差安隐,苦患不增剧耶?

时,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至差摩比丘所,语差摩比丘言:诸上座比丘问讯汝,苦患渐差不,众苦不至增耶?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病不差,不安隐身,诸苦转增无救。譬如多力士夫取羸劣人以绳继(继=缚)头两手急绞,极大苦痛,我今苦痛有过于彼。譬如屠牛以利刀生割其腹取其内藏,其牛腹痛当何可堪?我今腹痛甚于彼牛。如二力士捉一劣夫悬著火上烧其两足,我今两足热过于彼。

时,陀娑比丘还至诸上座所,以差摩比丘所说病状具白诸上座。

时,诸上座还遣陀娑比丘至差摩比丘所,语差摩比丘言:世尊所说,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汝差摩能少观察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耶?

时,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已,往语差摩比丘言:诸上座语汝,世尊说五受阴,汝少能观察非我非我所耶?

差摩比丘语陀娑言:我于彼五受阴能观察非我非我所。

陀娑比丘还白诸上座:差摩比丘言:我于五受阴能观察非我非我所。

诸上座比丘复遣陀娑比丘语差摩比丘言:汝能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漏尽阿罗汉耶?

时,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往诣差摩比丘所,语差摩言:比丘,能如是观五受阴者,如漏尽阿罗汉耶?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非漏尽阿罗汉也。

时,陀娑比丘还至诸上座所,白诸上座:差摩比丘言: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而非漏尽阿罗汉也。

时,诸上座语陀娑比丘:“汝复还语差摩比丘:汝言,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而非漏尽阿罗汉,前后相违。

陀娑比丘受诸上座比丘教,往语差摩比丘:汝言,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而非漏尽阿罗汉,前后相违。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而非阿罗汉者:我于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

陀娑比丘还至诸上座所,白诸上座:差摩比丘言:我于五受阴观察非我非我所,而非漏尽阿罗汉者,于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

诸上座复遣陀娑比丘语差摩比丘言:汝言有我,于何所有我?为色是我,为我异色,受、想、行、识是我,为我异识耶?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不言色是我,我异色;受、想、行、识是我,我异识,然于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何烦令汝驱驱(驱=驰)往反?汝取杖来。我自扶杖诣彼上座。愿授以杖。差摩比丘即自扶杖诣诸上座。

时,诸上座遥见差摩比丘扶杖而来,自为敷座,安停脚机,自往迎接,为持衣钵,命令就座,共相慰劳,慰劳已,语差摩比丘言:汝言我慢,何所见我?色是我耶,我异色耶,受、想、行、识是我耶,我异识耶?

差摩比丘白言:非色是我,非我异色,非受、想、行、识是我,非我异识,能于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譬如优钵罗、钵昙摩、拘牟头、分陀利华香,为即根香耶,为香异根耶?为茎、叶、须、精粗香耶,为香异精粗耶?为等说不?

诸上座答言:不也,差摩比丘。非优钵罗、钵昙摩、拘牟头、分陀利根即是香、非香异根,亦非茎叶须精粗是香,亦非香异精粗也。

差摩比丘复问:彼何等香?

上座答言:是华香。

差摩比丘复言:我亦如是,非色即我,我不离色,非受、想、行识即我,我不离识,然我于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于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诸上座听我说譬,凡智者因譬类得解。譬如乳母衣付浣衣者,以种种灰汤浣濯尘(尘=粗)垢,犹有余气,要以种种杂香薰令消灭。如是,多闻圣弟子离于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能于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然后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

差摩比丘说此法时,彼诸上座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差摩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法喜利故身病悉除。

时,诸上座比丘语差摩比丘言:我闻仁者初所说已解已乐,况复重闻?所以问者,欲发仁者微妙辩才,非为娆乱汝,便堪能广说如来、应、等正觉法。

时,诸上座闻差摩比丘所说,欢喜奉行。

(○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恶邪见,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

时,有众多比丘闻彼所说,往诣其所,语焰摩迦比丘言:汝实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耶?

答言:实尔,诸尊。

时,诸比丘语焰摩迦:勿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说。汝当尽舍此恶邪见。

诸比丘说此语时焰摩迦比丘犹执恶邪见,作如是言:诸尊,唯此真实,异则虚妄。如是三说。

时,诸比丘不能调伏焰摩迦比丘,即便舍去,往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利弗言:尊者,当知彼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恶邪见,言: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我等闻彼所说已,故往问焰摩迦比丘:汝实作如是知见耶?彼答我言:诸尊,实尔。异则愚说。我即语言:汝勿谤世尊!世尊不作此语。汝当舍此恶邪见。再三谏彼,犹不舍恶邪见,是故我今诣尊者所。唯愿尊者当令焰摩迦比丘息恶邪见,怜愍彼故。

舍利弗言:如是,我当令彼息恶邪见。时,众多比丘闻舍利弗语,欢喜随喜而还本处。

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出城,还精舍举衣钵已,往诣焰摩迦比丘所。时,焰摩迦比丘遥见尊者舍利弗来,即为敷座洗足,安停脚机,奉迎,为执衣钵,请令就座。

尊者舍利弗就座,洗足已,语焰摩迦比丘:汝实作如是语:我解知世尊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耶?

焰摩迦比丘白舍利弗言:实尔,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焰摩迦,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无常。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问:云何,焰摩迦,色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云何,焰摩迦,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非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汝云何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为时说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焰摩迦,先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云何今复言非耶?

焰摩迦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无明故作如是恶邪见说,闻尊者舍利弗说已,不解无明一切悉断。

复问:焰摩迦,若复问:比丘,如先恶邪见所说,今何所知(+所)见一切悉得远离?汝当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来问者,我当如是答: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来问者作如是答。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苦=若)无常、苦者,是生灭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尊者舍利弗语焰摩迦比丘: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长者子,长者子大富多财,广求仆从,善守护财物。时,有怨家恶人诈来亲附为作仆从,常伺其便,晚眠早起,侍息左右,谨敬其事,逊其言辞,令主意悦,作亲友想、子想,极信不疑,不自防护,然后手执利刀以断其命。

焰摩迦比丘,于意云何,彼恶怨家为长者亲友,非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终耶?而彼长者不能觉知,至今受害?

答言:实尔,尊者。

舍利弗语焰摩迦比丘:于意云何,彼长者本知彼人诈亲欲害,善自防护,不受害耶?

答言:如是,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隐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如彼长者为诈亲怨家所害而不觉知。焰摩迦,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尊者舍利弗为焰摩迦比丘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毘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先(先=仙)尼,有一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仙尼,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曰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不见我是则如来、应、等正觉说,现法爱断、离欲、灭尽、(+得)涅槃。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所说,遂更增疑。

佛告仙尼:正应增疑。所以者何?此甚深处,难见、难知,应须甚深照微妙至到,聪慧所了,凡众生类未能辩知。所以者何?众生长夜异见、异忍、异求、异欲故。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于世尊所,心得净信。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即于此座慧眼清净。

佛告仙尼:今当为汝随所乐说。佛告仙尼:色是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问:云何,仙尼,色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仙尼,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仙尼,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仙尼,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仙尼:我诸弟子闻我所说不悉解义而起慢无间等;非无间等故慢则不断;慢不断故,舍此阴已,与阴相续生。是故,仙尼,我则记说,是诸弟子身坏命终生彼彼处。所以者何?以彼有余慢故。仙尼,我诸弟子于我所说能解义者,彼于诸慢得无间等;得无间等故诸慢则断;诸慢断故身坏命终更不相续。仙尼,如是弟子我不说彼舍此阴已生彼彼处。所以者何?无因缘可记说故。欲令我记说者,当记说:彼断诸爱欲,永离有结,正意解脱,究竟苦边。

我从昔来及今现在常说慢过、慢集、慢生、慢起,若于慢无间等观,众苦不生。

佛说此法时仙尼出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仙尼出家见法、得法,断诸疑惑,不由他知,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从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得于正法中出家修梵行不?

佛告仙尼:汝于正法得出家、受具足戒、得比丘分。

尔时,仙尼得出家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住(住=作)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修行梵行,见法自知得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比丘名阿罗度,住耆阇崛山。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往诣阿罗度所,共相问讯,共相问讯已,于一面住,白阿罗度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释不?

罗度语诸外道言:随所欲问,知者当答。

诸外道复问:云何,尊者,如来死后为有耶?

罗度言:如世尊说,此是无记。

又问:如来死后为无耶?

罗度言: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又问:如来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

罗度言: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复问阿罗度言:云何,尊者(尊者=世尊),如来死后有耶,说言无记;死后无耶,说言无记;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说言无记?云何,尊者,沙门瞿昙为不知不见耶?

罗度言:世尊非不知非不见。时,诸外道于阿罗度所说,心不喜悦,呵骂已,从座起去。

时,阿罗度知诸外道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住,以诸外道所问向佛广说,白佛言:世尊,彼如是问,我如是答,为顺诸法说耶,得无谤世尊耶,为顺法耶,为违法耶,无令他来难诘,堕呵责处耶?

佛告阿罗度言:我今问汝,随所问答。阿罗度,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受、想、行、识,为常、无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如焰摩迦契经广说……乃至,识是如来耶?

答曰:不也。

佛告阿罗度:作如是说者,随顺诸记(记=说),不谤如来,非为越次,如如来说,诸次法说,无有能来难诘诃责者。所以者何?我于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如实知。阿罗度,若舍如来所作,无知无见说者,此非等说。

佛说此经已,阿罗度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婆祗国(国=园)设首婆罗山鹿野深林中。

尔时,有那拘罗长者,百二十岁,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励觐见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识比丘。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长夜安乐。

尔时,世尊告那拘罗长者:善哉!长者,汝实年老根熟,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觐见如来并余宗重知识比丘。长者当知,于苦患身常当修学不苦患身。

尔时,世尊为那拘罗长者宗(“宗”疑为“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那拘罗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时,尊者舍利弗去世尊不远,坐一树下。那拘罗长者往诣尊者舍利弗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今诸根和悦,貌色鲜明,于世尊所得闻深法耶?

那拘罗长者白舍利弗:今日世尊为我说法,示教照喜,以甘露法灌我身心,是故我今诸根和悦,颜貌鲜明。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世尊为汝说何等法,示教照喜,甘露润泽?

那拘罗长者白舍利弗:我向诣世尊所,白世尊言:‘我年衰老,羸劣苦患,自力而来觐见世尊及所宗重知识比丘。’佛告我言:‘善哉!长者,汝实衰老,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诣我及见先所宗重比丘。汝今于此苦患之身常当修学不苦患身。’世尊为我说如是法,示教照喜,甘露润泽。

尊者舍利弗问长者言:汝向何不重问世尊,云何苦患身苦患心,云何苦患身不苦患心?

长者答言:我以是义故来诣尊者。唯愿为我略说法要。

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善哉,长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摄受。彼色若坏若异,心识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恐怖、障阂、顾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那拘罗长者得法眼净。尔时,那拘罗长者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从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归依佛法僧宝,为优婆塞,证知我!我今尽寿归依三宝!

尔时,那拘罗长者闻尊者舍利弗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天现聚落。

尔时,有西方众多比丘欲还西方安居,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种种示教照喜已,时,西方众多比丘从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西方众多比丘欲还西方安居,今请奉辞。

佛告西方诸比丘:汝辞舍利弗未?

答言:未辞。

佛告西方诸比丘:舍利弗淳修梵行。汝当奉辞。能令汝等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西方诸比丘辞退欲去。时,尊者舍利弗去佛不远,坐一坚固树下。西方诸比丘往诣尊者舍利弗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舍利弗言:我等欲还西方安居,故来奉辞。

舍利弗言:汝等辞世尊未?

答言:已辞。

舍利弗言:汝等还西方,处处异国,种种异众必当问汝。汝等今于世尊所,闻善说法,当善受、善持、善观、善入,足能为彼具足宣说,不毁佛耶,不令彼众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彼诸比丘白舍利弗:我等为闻法故来诣尊者。唯愿尊者具为我说,哀愍故!

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阎浮提人聪明利根,若刹利、若婆罗门、若长者、若沙门,必当问汝: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教(教=授)汝?当答言: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教(教=授)。当复问汝:于何法中调伏欲贪?当复答言: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彼当复问:欲贪有何过患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汝复应答言: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若变若异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见欲贪有如是过故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彼复当问:见断欲贪有何福利故大师说于色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当复答言:若于色断欲、断贪、断念、断爱、断渴,彼色若变若异不起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尊,若受诸不善法因缘故今(今=令)得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于善处者,世尊终不说言,当断诸不善法,亦不教人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得尽苦边。以受诸不善法因缘故今(今=令)现法苦住,障碍热恼,身坏命终堕恶道中,是故世尊说言,当断不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若受诸善法因缘现法苦住,障碍热恼,身坏命终堕恶道中者,世尊终不说受持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受持善法现法乐住,不苦、不碍、不恼、不热,身坏命终生于善处,是故世尊赞叹、教人受诸善法,于佛法中修诸梵行,平等尽苦,究竟苦边。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西方诸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诸比丘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池水方五十由旬,深亦如是,其水盈满。复有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以渧彼水。诸比丘,于意云何,彼士夫水渧为多,池水为多?

比丘白佛:彼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所渧之水少,少不足言,池水甚多,百千万倍不可为比。

加(加疑为如)是,诸比丘,见谛者所断众苦如彼池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入室坐禅。

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世尊入室去后,告诸比丘:未曾所闻,世尊今日善说池譬!所以者何?圣弟子具足见谛,得无间等果,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起:谓忧戚隐覆,庆吉保惜、说我、说众生、说奇特矜举,如是众邪悉皆除灭,断除根本如折多罗树,于未来世更不复生。

诸比丘,何等为见谛圣弟子断上众邪,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

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

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

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见是我,我是受,是名受即是我。

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想、行、识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

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是谓我中受)。

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

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是名想即是我。

云何见想异我?谓见色是我,想是我所,(+受、行)、识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

云何见我中想?谓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识是我,想在中住,(+是谓我中想)。

云何见想中我?谓色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受、行、识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想中我。

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

云何见行异我?谓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

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行(-行)、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

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

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

云何见识异我?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

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

云何识中我?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具诸道品,修行满足,永离诸恶,非不消炀、非不寂灭,灭而不起、减而不增、断而不生,不生(-不生)、不取、不著,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舍利弗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受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

毘舍离国有尼揵子,聪慧明哲,善解诸论,有聪明慢,所广集诸论妙智入微,为众说法超诸论师,每作是念:诸沙门、婆罗门无敌我者,乃至如来亦能共论。诸论师辈闻我名者头额津,腋下汗,毛孔流水。我论议风能偃草折树,摧破金石,伏诸龙象,何况人间诸论师辈能当我者!

时,有比丘名阿湿波誓,晨朝著衣持钵,威仪详(详=庠)序,端视平涉,入城乞食。尔时,萨遮尼揵子有少缘事诣诸聚落从城门出,遥见比丘阿湿波誓,即诣其所,问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云何说法,以何等法教诸弟子令其修习?

阿湿波誓言:火种居士,世尊如是说法教诸弟子令随修学,言:诸比丘,于色当观无我,受、想、行、识当观无我。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萨遮尼揵子闻此语心不喜,作是言:阿湿波誓,汝必误听!沙门瞿昙终不作是说。若沙门瞿昙作是说者则是邪见。我当诣彼难诘令止。

尔时,萨遮尼犍子往诣聚落诸离车等集会之处,语诸离车言:我今日见沙门瞿昙第一弟子,名阿湿波誓,薄共论议。若如其所说者,我当诣彼沙门瞿昙,与共论议,进却回转必随我意。譬如士夫刈拔茇草,手执其茎,空中抖擞除诸乱秽,我亦如是,与沙门瞿昙论议难诘,执其要领进却回转,随其所欲去其邪说。如沽酒家执其酒囊压取清醇,去其糟滓,我亦如是,诣沙门瞿昙论义难诘,进却回转,取其清真,去诸邪说。如织席师,以席盛诸秽物,欲市卖时,以水洗泽去诸臭秽,我亦如是,诣沙门瞿昙所,与共论议,进却回转,执其纲领去诸秽说。譬如王家调象之师牵大醉象入深水中洗其身体、四支、耳、鼻,周遍沐浴去诸粗(粗=尘)秽,我亦如是,诣沙门瞿昙所,论议难诘,进却回转随意自在,执其要领去诸秽说。汝诸离车,亦应共往观其得失。

中有离车作如是言:若萨遮尼犍子能与沙门瞿昙共论议者无有是处!

复有说言:萨遮尼犍子聪慧利根,能共论议。

时,有五百离车与萨遮尼犍子共诣佛所,为论议故。尔时,世尊于大林中,坐一树下,住于天住。

时,有众多比丘出房外林中经行,遥见萨遮尼犍子来,渐渐诣诸比丘所,问诸比丘言:沙门瞿昙住在何所?

比丘答言:在大林中,依一树下,住于天住。

萨遮尼犍子即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诸离车长者亦诣佛所,有恭敬者,有合掌问讯者,问讯已,于一面住。

时,萨遮尼犍子白佛言:我闻瞿昙作如是说法,作如是教授诸弟子,教诸弟子于色观察无我,受、想、行、识观察无我。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为是瞿昙有如是教,为是传者毁瞿昙耶?如说说耶,不如说说耶,如法说耶,法次法说耶,无有异忍来相难诘令堕负处耶?

佛告萨遮尼犍子:如汝所闻,彼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非为谤毁,亦无难问令堕负处。所以者何?我实为诸弟子如是说法。我实常教诸弟子令随顺法教,令观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观此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萨遮尼犍子白佛言:瞿昙,我今当说譬。

佛告萨遮尼犍子:宜知是时。

譬如世间一切所作皆依于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恶从生,受、想、行、识是我人,善恶从生。又复譬如人界、神界、药草、树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耶?

答言:如是,瞿昙,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此等诸众悉作是说。

佛告火种居士:且立汝论本,用引众人为?

萨遮尼犍子白佛言:色实是我人!

佛告火种居士: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譬如国王于自国土有罪过者若杀、若缚、若摈、若鞭、断绝手足,若有功者赐其象马、车乘、城邑、财宝,悉能尔不?

答言:能尔,瞿昙。

佛告火种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不?

答言:如是,瞿昙。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识即是我,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时,萨遮尼犍子默然而住。

佛告火种居士:速说,速说!何故默然?

如是再三,萨遮尼犍子犹故默然。

时,有金刚力(+士)鬼神持金刚杵,猛火炽然,在虚空中临萨遮尼犍子头上,作是言:世尊再三问,汝何故不答?我当以金刚杵碎破汝头,令作七分!佛神力故,唯令萨遮尼犍子见金刚神,余众不见。

萨遮尼犍子得大恐怖,白佛言:不尔,瞿昙。

佛告萨遮尼犍子:徐徐思惟,然后解说。汝先于众中说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而今言不,前后相违。汝先常说言: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火种居士,我今问汝,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瞿昙。

复问: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瞿昙。

复问: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瞿昙。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佛告火种居士:汝好思而后说。复问:火种居士,若于色未离贪、未离欲、未离念、未离爱、未离渴,彼色若变若异,当生忧悲恼苦不?

答曰:如是,瞿昙。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复问:火种居士,于色离贪、离欲、离念、离爱、离渴,彼色若变若异则不生忧悲恼苦耶?

答曰:如是,瞿昙,如实无异。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火种居士,譬如士夫身婴众苦,常与苦俱,彼苦不断不舍当得乐不?

答言:不也,瞿昙。

如是,火种居士,身婴众苦,常与苦俱,彼苦不断不舍不得乐也。

火种居士,譬如士夫持斧入山求坚实材,见芭蕉树洪大佣直,即断其根叶,剽剥其皮,乃至穷尽都无坚实。火种居士,汝亦如是,自立论端,我今善求真实之义都无坚实,如芭蕉树也,而于此众中敢有所说!我不见沙门、婆罗门中所知所见能与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共论议不摧伏者。而便自说:我论议风,偃草折树,能破金石,调伏龙象,要能令彼额津、腋汗,毛孔水流。汝今自论己义而不自立,先所夸说能伏彼相,今尽自取,而不能动如来一毛。尔时,世尊于大众中被(被=披)郁多罗僧,现胸而示:汝等试看,能动如来一毛以不?

尔时,萨遮尼犍子默然低头,惭愧失色。

尔时,众中有一离车,名突目佉,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世尊,听我说譬。

佛告突目佉:宜知是时。

突目佉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执持斗斛,于大聚谷中取二三斛,今此萨遮尼犍子亦复如是。世尊,譬如长者巨富多财,忽有罪过,一切财物悉入王家,萨遮尼遮子亦复如是,所有才辩悉为如来之所摄受。譬如城邑聚落边有大水,男女大小悉入水戏,取水中蟹,截断其足,置于陆地,以无足故不能还复入于大水,萨遮尼犍子亦复如是,诸有才辩悉为如来之所断截,终不复敢重诣如来命敌论议。

尔时,萨遮尼犍子忿怒炽盛,骂唾突目佉离车言:汝粗疏物,不审谛何为其鸣?吾自与沙门瞿昙论,何豫汝事?萨遮尼犍子呵骂突目佉已,复白佛言:置彼凡辈鄙贱之说,我今别有所问。

佛告萨遮尼犍子:恣汝所问,当随问答。

云何,瞿昙,为弟子说法令离疑惑?

佛告火种居士: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学必见迹不断坏,堪任成就,厌离知见,守甘露门,虽非一切悉得究竟,且(且=具)向涅槃,如是弟子从我教法得离疑惑。

复问:瞿昙,复云何教诸弟子于佛法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火种居士:正以此法: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知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于尔时成就三种无上:智无上、解脱无上、解脱知见无上。成就三种无上已,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供养。如佛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世尊为涅槃故为弟子说法。火种居士,我诸弟子于此法中得尽诸漏,得心解脱,得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萨遮尼犍子白佛言:瞿昙,犹如壮夫锋刃乱下犹可得免,瞿昙论手难可得脱!如盛毒蛇犹可得避,旷泽猛火犹可得避,凶恶醉象亦可得免,狂饿师子悉可得免,沙门瞿昙论议手中难可得脱!非我凡品,轻躁鄙夫,论具不备,以论议故来诣瞿昙。沙门瞿昙,此毘舍离丰乐国土,有遮波梨支提、漆菴罗树支提、多子支提、瞿昙在拘楼陀支提、婆罗受持支提、舍重担支提、力士宝冠支提。世尊,当安乐于此毘舍离国。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于世尊所常得恭敬、奉事、供养。令此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长夜安乐!唯愿止此,明朝与诸大众受我薄食。

尔时,世尊默然而许。时,萨遮尼犍子知佛世尊默然受请已,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尔时,萨遮尼犍子于彼道中,语诸离车:我已请沙门瞿昙及诸大众供设饭食。汝等人各办一釜食,送至我所。诸离车各还其家,星夜供办,晨朝送至萨遮尼犍子所。

萨遮尼犍子晨朝洒扫敷座,供办净水,遣使诣佛,白言:时到。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著衣持钵往萨遮尼犍子所,大众前坐。萨遮尼犍子自手奉施清净饮食充足大众。食已,洗钵竟,萨遮尼犍子知佛食竟,洗钵已,取一卑床于佛前坐。尔时,世尊为萨遮尼犍子说随喜偈言:

于诸大会中  奉火为其最

 闱陀经典中  婆毘谛为最

 人中王为最  诸河海为最

 诸星月为最  诸明日为最

   十方天人中  等正觉为最!

尔时,世尊为萨遮尼犍子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还归本处。

时,诸比丘于彼道中,众共论议:五百离车各为萨遮尼犍子供办饮食。彼诸离车于何得福,萨遮尼犍子于何得福?尔时,诸比丘还自住处,举衣钵,洗足已,至世尊所,头面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向于路中自共论议:五百离车为萨遮尼犍子供办饮食,供养世尊、诸大众。彼诸离车于何得福,萨遮尼犍子于何得福?

佛告诸比丘:彼诸离车供办饮食为萨遮尼犍子,于萨遮尼犍子所因缘得福。萨遮尼犍子得福佛功德。彼诸离车得施有贪恚痴因缘果报。萨遮尼犍子得施无贪恚痴因缘果报。

彼多罗十问  差摩焰仙尼

罗长者  西毛端萨遮。

(彼多罗十问经缺)

杂阿含经卷第五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