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杂阿含经的几点建议
1,一切事物共同遵守的究竟真理只有一个。将佛所觉悟的内容与各位圣者所觉悟的内容比较可以发现佛和圣者们觉悟的真理到底是什么。
2,佛法修行最高的成就是涅槃。将佛的涅槃和其他阿罗汉的涅槃比较能够明白涅槃到底是什么样的。
3,当明白了究竟真理和涅槃是什么样的话就已经掌握了佛法的中心主要内容。甚至可能就已经见法入圣流。然后再反复一遍遍学习逐渐圆满细节和增加广度。
4,佛祖是尼泊尔地区的人。佛经是从印度语言翻译过来的。印度语言种类众多至今都没能形成统一语言。印度的有些词汇与中文词汇不能完全一一对应,翻译时只能选择相近的词,比如五蕴中的色是指全部物质,是指众生的物质部分,是指眼耳鼻舌身五个识所取的境界,若理解为颜色就大错特错了。佛经中一个名词在不同地方含义也有差别,比如色在五蕴中是指物质指身体,在六尘中只是指眼所看的境界。佛教中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都属于心(属于精神)与世俗心(精神)的概念有别。经历两三千年佛法流传演变造成同一词汇在不同宗派又有不同的解释。佛经有深奥的哲学思想,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的实修境界,建议学习者一定要其中专业术语一定要认真学习否则难以全面正确理解经义。
5,只读诵不思维经义的学习方法只能结善缘,即便偶尔有所醒悟也是支离破碎粗浅的“小悟”不能圆满透彻地准确地觉悟佛法。佛教导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维,还要正确的修行实践(法随法行)才能成就,不是仅仅靠没有闻思和实修为基础的信心,念诵,祭拜,祈求就能成就的。
6,能一闻即悟的人很稀少,学习杂阿含经时要反复多次乃至过百遍地认真阅读,请教智者开解疑难,深入如理思维,切实亲身实践。